[Book Review] 駭客迷宮 – The Insider

Image Credit : 1,2

我總是很喜歡看小說家利用文字的方式來描述駭客(根據 Wikipedia 的解釋,這個詞是指對電腦科學、編程和設計方面具高度理解的人)在入侵、尋找機密時的各種思惟及動作,特別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去詮釋該角色,會讓我有一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彷彿在那充滿0與1的藍色虛空當中,鍵盤就是武器,網路線則是與世界溝通的橋樑,自己則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入的神。

但是這一本書在這方面真的沒有寫得很好,甚至是讓我有點失望。可能是在看過 Jeffery Deaver 的 「The Blue Nowhere – 藍色駭客」及 Dan Brown 的 「Digital Fortress – 數位密碼」後,我發現它在技術細節的描繪上面不如這兩本深入,而劇情的舖陳也不像 Dan Brown 一樣,讓你看到最後會有一種「幹,怎麼人會是他殺的」這種震撼感。

不過即使如此,作者伊娃卻在另一個主題上面下了許多功夫,也是我個人認為是這一本書很大的賣點,那就是「Social Engineering – 社交工程」。

從作者的個人簡介可以發現,她在金融界及資訊界都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所以我個人推測,她對於金融業相關部門的工作流程及一些專業應該具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也是因為這般程度的熟悉,所以她在女主角利用社交工程去滲透整個金融組織的那幾段劇情中可以說是下足了功夫,讓讀者可以很直接的去感受那一段利用人性去攻防的過程。而書中也提到幾個重點供我們深思ー「社交工程師的目標不是科技,而是使用科技的人」、「保全系統最弱的一環便是:人類。」。

除此之外,作者也描述了很多在牌桌上爾虞我詐的過程。在打牌的時候,你要去觀察各個玩家們的各種小動作,哪怕只是眼神的不對焦,一個緊張的搓手動作,都會曝露出各種對你有利的資訊;而在你握有一手爛牌的時候,你更是要懂得如何虛張聲勢去欺騙玩家,利用最小點數的牌及一些瞕眼法去贏到幾萬塊美金。這些都是社交工程的延伸,也是在職場或是生活上可以應用的一些技倆。

最後,書中告訴我們,身為社交工程師所必須擅長的三件事情就是「糊弄、說服及說謊不眨眼」。當你熟諗了這幾項大原則,也許下一次,你就是打造駭客迷宮的那個人。

[Book Review] 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 – Onward

Image Credit: 1, 2

還記得第一次進到星巴克的時候,是在那極具現代化的芝加哥機場。那是一個炎熱的午後,我和兩個朋友因為參加德州海洋公園(SeaWorld)的遊學打工團所以必須要從芝加哥機場轉機南飛至德州,但是當時的美國因為歷經了 911 恐怖攻擊事件之後,機場的出入境檢查就變得相當嚴格且繁瑣,因此光是走到轉機的大廳就花了我們將近 45 分鐘的時間,想當然爾大家也都累壞了。

沒有多久,我們就在大廳旁發現了星巴克(下圖是我從芝加哥機場網站找到的照片),但是因為我不喝咖啡,所以原本我對它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在疲勞及朋友的要求之下,我還是陪著他們走過去買了一杯飲料,但是沒想到,這一杯飲料完全顛覆了我對星巴克的第一印象。

「Hi Jack , It’s your Iced Tea and thanks for your visiting Starbucks!」店員拿著我點的冰茶給我並如此說道。

在以前,從來沒有一家飲料(咖啡)店會特別詢問客人對於口味的要求,更遑論客人的名字了,但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動卻是星巴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書中特別強調的「星巴克精神」之一。

「勇往直前」一書主要是在記錄執行長ー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 第二次接管星巴克的奮鬥故事。 2000年ー2007年 的星巴克,在兩任的執行長的接管之下陷入了擴充事業版圖迷思,而不斷的擴店及盲目的追求盈利也逐漸地沖淡了原本星巴克的咖啡氛圍,也漸漸的偏離了當時霍華的初衷。

當災難性的金融風暴迅速拖垮經濟,當人們負擔不起高價位的咖啡消費,當速食業者紛紛打著提供平價咖啡的口號,當星巴克不再彌漫著動人的咖啡香,當星巴克不再擁有傲人的服務品質,那「星巴克精神」是不是也就蕩然無存了呢?它是不是就和一般街上看到的小咖啡店沒有什麼兩樣呢?也是因為在這樣子多方的壓力之下,終於在2007年初,星巴克創辦人ー霍華決定重掌政權,企圖帶領整個企業渡過那最艱困的時期並找回那最初的星巴克。

2009年六月底,我向店員道謝並接下了他遞給我的冰茶,同時,我也接收到了霍華花了將近兩年想要傳達給我們這些顧客的精神ー那最初的「星巴克精神」。